2023年,我的一份阅读书单,不太客观,不够公正,满满都是私货。
2023年对我来说,是前所未有忙碌一年,这一年我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,跑得脚不沾地。有趣的是,这种忙碌的工作节奏之下,我的阅读量反而上升了。
无论是充满延误的漫长旅途,还是回到酒店后的片刻安静,都是捧起书本的绝好理由。有一个读书场景,我尤其喜欢:在各地书店签售之前,我会不安分地离开休息室,信步走到书架之间,随手拿起一本,坐在角落里翻阅,直到活动方惊慌地呼唤我上台为止。
顺便说一句,如果说有什么地方我绝对读不进书,那要首推我的书房。我的书房不大,三面都是顶天立地的木制书架,填塞着各种藏书,洋溢着油墨与松木香气。一面是对窗的大书桌,旁边摆着一把精心调过角度的阅读椅。其他如落地灯、靠枕、茶台、清供、香架、音响等等一应俱全。可我每次进书房,只想把窗帘拉起来,打开投影看片片。
可见阅读这种事,是不能闲着正经做的。古人讲“偷得浮生半日闲”,这个“偷”字炼得非常精准。
照例要说明一下。书单里的十本书,有新有旧,并非都是今年出版的新书,我在2023年第一次读到。这不是什么倾情推荐书单,我之蜜糖,彼之毒药,没必要强加于人。只不过我觉得这些书值得聊上一聊,仅此而已。
本文一共有很多字,读完需要很多时间。在这个一切都要精准量化的时代,请允许我模糊一点吧。
01 《以利为利: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》
随着年龄增长,我越来越热爱金钱了,很多历史事件,会下意识地从财政和经济的角度去思考其背后动因。无论是政治上的风云变化,还是文化上的兴衰起伏,无论是中华帝国版图的伸缩涨落,还是工业革命的科技飙升,落实到最本质的推动力,都离不开利益二字。
《以利为利》这本书比较专业,不如《置身事内》那么好读,但你一旦读进去,会觉得醍醐灌顶。
这本书的主题,是考察新中国成立之后,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于税收权的关系变化。说得通俗一点,中央和地方怎么收税,怎么分,会产生什么后果。其重点,放在了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。关于这个话题,《置身事内》提过一嘴,但并不深入。这本却深入解析其前因后果与运转原理,尤其是讲述中央和地方如何博弈,如何绞尽脑汁争取最大利益,一招连着一招,有政治上的运作,有数学公式里埋的陷阱,设计之巧妙,用心之深远,比小说还好看。即使不当学术来研究,纯当八卦看都十分精彩。
但这本书的好处,显然不止八卦。看完分税制的原理解析之后,你会发现,当下经济的一系列特点,比如土地财政,比如转移支付,比如农业税取消等等,追根溯源,都在这次税收改革中找到源头。很多我们熟悉的重大事件,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变得鲜明而醒目。
而对我来说,还有两个基于个人趣味的惊喜。
一是细节。比如转移支付,原理人人都知道,但具体如何操作,怎么转移,怎么支付,也是一门大学问,这本书里揭示了不少流程上的微妙设计,而且专门开辟了一章,解释这种财政设计,如何导致乡镇一级的权力悬浮——这个案例,恰好给刘守刚老师《何以帝国》的观点做了支持:税收的方式,决定了政府的形态。
二是历史。这本书虽说只涉及到八十年代之后的中国农业税收问题,但熟悉中国历代土地财政史的读者,会有一种强烈的既视感。
比如在91年之前,农民面临着“税、费、工、三乱”四大负担,税是农业税,其实就是上交国家的正税;费是三提五统,指村集体的三项提留和乡镇政府的五项统筹;工指“两工”,分别是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,向水利公路防灾学校等基础建设提供免费劳动力;三乱是乱收入,乱集资,乱罚款——是不是听着特别眼熟?
国家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。比如三乱,国家的应对是在91年推出了“三提五统”,通过规范和缩减税收科目,来杜绝乱七八糟的临时性杂税。但很快发现,三提五统后,农民的负担更重了,于是98年又规定三五费用不得超过总收入的5%。再比如说“两工”的改革,经过村集体批准,农民允许以资代劳,用雇佣他人的方式完成两工劳役——是不是听着特别眼熟?
02 《县中的孩子:中国县域教育生态》
我儿子如今已经五年级,这五年来,我从一个家长的角度沉浸式体验了中国的教育体系,理解也从“隔岸观火”迭代到了“休戚与共”,对这一类的题材变得特别敏感。所以当我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名字的一瞬间,毫不迟疑,立刻买回去,一口气看完。
作者在前言里自述,她写此书的初衷,说在深圳的工厂做调研时,注意到一件事。那些工人被问及来工厂之前,学校里过得怎么样。他们的回答惊人地一致,我们在学校里没有什么期待。这个回答,刺激到了作者,这些孩子难道在中学教育里就被放弃掉了?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结果,如果有改善的可能,机会在哪里。
从书名就能看出来,这是针对中国县级教育体系所做的一次田野调查。这本书对于县级教育的观察,可谓是分条缕析、细致入微。在开读之前,我在脑海里做了一个观察模拟。凭着经验去揣摩学生们的心态、家长们的难处,以及乡村老师的困境。但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才发现,自己的想象还是太肤浅了,这个体系的运作绝没这么简单,种种问题,也不是简单的道德或经济原因。
举凡县政府、教育局、资本、校长、老师、家长、学生,这本书皆有涉猎,全方位地刺穿每一个阶层,描述其日常业务、采撷其个体案例、分析其心态,并把种种现象用一条线串起来,动起来,变成一个生态观察箱。
里面有专门的一章,讲述校长们的日常。县级学校的校长们,正事是教书育人,但他们大部分时间干的却是杂事,里面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案例:校长们在熟人社会充当社会网络枢纽、应付主管部门的考核、层出不穷的管理麻烦,一些贫困地区,还要展现出跑财政的能力等等。我在中学时代一直很好奇,校长平时只有升旗仪式和开会时能见到,他平时在干什么?看完这本书,这个谜底终于得以揭开。
这一章,恰好可以跟《以利为利》互相参照着读。前者第六章《学校的正事:校长办公室那个人》里的种种现象,恰好可以在后者第十章《专项资金在基层:农村义务教育》找到更深一层的答案。之前网上有一个讨论,说现在老师为什么越来越忙,却越来越没精力干正事,也能够在这本书里找到思考契机。
我近几年越来越喜欢去观察体制,尤其是县级生态。这个层级上接国家政策,下连基层民生,乃是最实在的政务运作。要读懂中国,就一定要去了解县级生态,这是行政中国的神经末梢。从《江村经济》、《寻乌调查》,到《中县干部》,现在还要加上这本《县里的孩子》。
特别要强调的是,这本书的结尾有一章《县域教育研究过程和反思》,名字很枯燥,内容却非常令人感慨。这是作者做这次田野调查的个人经历。其中有一段,作者写去一个偏远小学去调研,忽然发现有十个附近乡镇的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赶了过来。原来他们得知有学者来这里调研,驱车几十公里赶过来,就为能座谈几句。这些学校管理者每个人都牢骚满腹,但同时每个人都满怀执念,真心想把学校搞得更好。座谈到最后,他们就想要得到一个回答:“林老师,我们就想听您一句话,我们这么做,您觉得可行不?对不对?” 餐后这些校长还得开车几十里盘山悬崖公路回去,而作者也久久无法入眠——这个真实经历,胜过一切雕琢的故事。
我看完之后,推荐给了马小烦的老师。老师回答:“看的时候一阵阵的激灵,仿佛有一双眼睛看到了我们自己……” 可见《县中的孩子》,并不局限于县里。
03 《红尘万丈》
我经常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精妙绝伦的小短文,文章不长,两三千字,或戏谑,或温情,或深刻,或绝妙,读的时候忍不住击节赞叹。但当这些小短文登在杂志上、或结集出版成书之后,我沉甸甸捧在手里,却往往会失掉了初读时的感觉。大概是载体不同,导致期待不同的缘故吧。
唯一能够摆脱这个诅咒的,就是铁鱼的这本美食散文系列。书中的大部分文章,早在他零散发在微博时我就看到了,每次都看得我击节赞叹。实体书出来之后,我又重读了一遍,感觉没变,甚至从字里行间读出了更多的味道。
这是一种什么味呢?我们常说文章有烟火气、有温度、有人味儿,其实这三者的背后,都沉淀着同一种底色,那就是通透。通透不是市侩或世故,而是一种洞悉世事后的无奈温柔。《红尘万丈》里的大部分故事,都没什么曲折情节,更没什么神反转,只是一段短短的见闻。可在从容不迫的松弛行文间,总透着那么一股苍凉与悲悯,淡淡的不甚明显,就像是一片叶子开始枯黄的瞬间。汪曾祺曾说过:“伤感主义是散文的大敌,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、自然一点、家常一点。” 此书作法,差几近之。
这种好,与文笔无关。如果你足够热爱生活,就会发现遣词造句就没那么重要,热爱本身就是语感,就是节奏。譬如此书开篇的《滕县羊汤》,写一勺白汤浇下去,碗里羊肉能听到细微的卷曲声;譬如《酱猪头》里,写吃到最后手被猪头的胶质黏得张不开,头直晕。这些细节,胜过一切辞藻。
读到这里,我忽然意识到,汪曾祺汪老称自己为文体家,大概原因就在此——文体不在文,而在体。这本书,也可称之为文体一脉了。
04 《黑牢城》
米泽穗信的作品,我原来看得不多,只有一部《冰菓》,还是拜动画所赐。我之所以会接触到《黑牢城》,完全要得益于阅读软件____(这里空出广告位)的优秀算法。它会根据我日常爱看的书,进行筛选与个性化推荐。
历史、推理、小说、日本战国……我在推荐算法里的人物画像,大概就是这样,于是这本书就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我的首页。在一切都电子化的时代,缘分也成了一种赛博。这一次,我居然真的被算法给看透了。
《黑牢城》的故事,来源于日本战国时代的一次真实的围城之战。如果要交代清楚这次围城战的背景,大概得耗费几百字。简而言之吧,有冈城城主荒木村重背叛了织田信长,并囚禁了前来劝说的使者小寺(黑田)官兵卫。织田大军围城之后,荒木发现城中频频出现奇怪事件,不得不求助于黑牢里的官兵卫来解谜。
这本书的推理部分非常稀薄,谜题简单,推理也不复杂。它真正吸引我的地方,是和历史的连接之处。在历史上,官兵卫确实遭到了囚禁长达一年时间,荒木村重为什么没杀他,一直成谜。而在这部小说里,作者巧妙地把官兵卫设置成了一位“安乐椅神探”,身居大牢之中,却洞悉城中一切变化,让身为敌人的城主都不得不求助其智慧。这种设定既与史实严丝合缝,又构建出了整个故事的核心关系。
这种巧妙布置,不仅仅只在设定上。我看过很多古代背景的推理小说,其结构与现代侦探故事无异,不过是背景、人物、用词与身份做了替换而已。《黑牢城》却没有落入到这种窠臼中去,书中背景非常特别,是在一座被围之城内。所以城中每一起离奇事件,都会牵扯出各种势力的倾轧与算计。身为“法官”角色的城主荒木村重,无法进行公正的判决,他需要考量的是,如何在内外交困中平衡各派需求,维持住守城。
这种创作手法,应该算是历史推理小说的一个标准范本:“特定历史时期的独特规则,衍生出独一无二的谜题。”《黑牢城》的一系列杀人事件,都是在有冈城之战的大势之下展开的。荒木村重曾经归顺织田信长,身具摄津守之职,又曾荣膺切取奉行的荣耀,他们两人的关系可谓爱憎交加;荒木村重自己本是池田氏家臣,后来干翻主家上位,他与麾下的池田旧臣关系又特别微妙;小寺官兵卫前往有冈城,背后也掺杂着他与织田、羽柴与小寺家的各种纠葛——种种特定的关系与矛盾聚合在一处,才激化成黑牢城里的种种问题。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单抽出来,脱离了人物关系,放在别的背景下,几乎难以成立。我觉得这才是好的历史作品。
这本书里面对于被围者的心态,描写得极为细致。随着战争进程,不同派系之间的人心浮动,不同身份者的诉求,不同立场之人的思维方式,交错在一起。城主每一次决策,都牵动着局势变化,没有最优解,只有选择与牺牲。比起推理小说的分类,这更像是一本带了点推理元素的历史小说。
客观来说,在我今年读的小说里,它不算是最出色的。但我还是把它放到书单里来,因为作者在不改变史实的前提之下,巧妙地用一系列虚构情节进行串联,还能自圆其说,读起来实在太亲切了。
05《错位的复仇》
《错位的复仇》和另外一本册子《逆行的霸主》是同时出版的,两者是一套。前者是讲伍子胥,后者是讲夫差。我正好是一并看完,所以放在一起说。
刘勃老师的风格,现在已经广为大家熟悉了。辩史清晰,释事通透,以人性起讲,而终落于常识,不做惊人之语。正因为这个特点,导致《逆行的霸主》这本书,给我一种巧妇强为无米之炊的局促感。这也是没办法的事,吴越的相关史料就那么一点,偏偏作者又坚持叙正原则,诸如勾践尝粪、范蠡西施这种极富戏剧化的桥段,全被考据所消解或舍弃,残留下来的,就是一段略显枯燥的故事,多亏了作者的叙事能力超强,才把气氛托举起来,不致沦为睡品。
但同样是写这段历史的《错位的复仇》,却极其精彩。没办法,伍子胥本身的经历太有戏剧性了,天然带有一种悲壮的史诗感。即使作者将“文昭关一夜白头”、“渔夫拒剑”、乃至“孙武练兵”等一系列名场面用考据的方式予以摒除,尽量还原到真正的信史记载,可伍家的光芒依旧耀眼。
盖因作者把伍子胥的生平牵系于国际时局之上,伍家之起,其与蔡国兴旺千丝万缕;伍家之仇,又与楚吴争霸息息相关。伍子胥不止是一个独居空室、满怀仇怨的个人复仇者,他也是一个大漩涡中的绝望泳者。唯有以此视角俯瞰,才能明白人类终究是社会动物,个人的悲喜与挣扎,无不是大时代因果碰撞下的宿命。
06《秦汉工匠》
我之前买过一本书,特别薄,叫做《秦代古玩鉴定》。光看书名,就觉得特别寂寞,可以想象里面能讲的内容实在不多。所以当我翻开《秦汉工匠》这本书时,多少带了点猎奇的心情。工匠自古以来不受重视,秦汉史料里关于其记载少之又少,这本书这么厚,到底能说点什么?
这本书的开篇,其实相当富有学术气息。作者起手从社会经济背景说起,然后论述“工”的定义、词源,论证其社会地位与经济角色,然后徐徐展开,分门别类地讲铜工、漆工、匠工以及女工匠,俨然是学术论文的结构。这种行文固然严谨,可开头确实容易劝退。我一直看到作者对长信宫灯的讲解,才忽然精神一振。
对于长信宫灯这件著名文物,历代讲解的文章很多。本书作者把视角放在了“工匠”身上,以此来解读其形制、结构、铭文乃至流转过程,便生出许多新鲜之处。比如讲到鎏金工艺时,他会特别指出黄涂工们需要用液态汞来处理金箔,很可能会导致不可恢复的神经和器官损伤;他还会注意到,持灯女子铜像的跪姿是坐在后脚跟上,脊梁笔直,双肩却略微下垂,一个典型的疲惫者姿态。是否工匠把自己的痛苦经历,也融入到造像的设计中去?作者还特别提到,有一次他在研究古陶罐时,在内壁发现一枚陶工的拇指纹,这个发现令其惊喜雀跃,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拇指扣上去,感觉进入到一个陶工的私密世界。
我忽然发现,作者在观察几千年前那个不为人知的群体时,带着一种温情的眼光,会把自己代入工匠的情绪中去,揣摩其喜怒哀乐,推测其生存状况。如果究之于学术,这种感慨过于主观,但它确实可以赋予那些古物一种鲜活之气,令后来者能够与尘封之下曾经温热的血肉们共情。
读完这本书几个月后,我去了一趟石峁古城考察。在那里,我注意到在城墙之间,镶嵌着很多精美石雕,但固定方式很潦草,空隙处仅仅只是被碎石与残木填塞,导致很多石雕歪斜或倾颓。不过再仔细观察会发现,这种填塞不是一次,而是多次修补过的痕迹,开始是用大石、条石,然后是角石头,后来是碎石和木料。在我眼前,登时浮现出一幅画面:随着雨雪冲刷草泥,城墙结构日渐松动,每年都要进行修补。而负责维护工作的工匠们,从一开始的认真严谨,到后来的日渐懈怠、敷衍塞责,最后索性躺平,正如日常工作的我们……
不知不觉,我也开始用《秦汉工匠》的视角,去看待这些古迹,果然能够看出许多乐趣来。
07 《本草环球记》
因为之前写了《大医》这本书,我对医学相关的历史格外留意。即使创作完成之后,我还是在追踪这方面的研究成果,时常会有惊喜,尤其是把医学放在全球视域里的探讨,更是格外留意。
这本书其实是一系列论文的合集,它有一个略长的副标题,叫做“五世纪以来全球市场上的药物、贸易与健康知识生产”。如果要用最简单的话来简述的话,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,古代诸文明之间在医学领域的交流比想象中要频繁得多、也深入得多。
比如其中一篇论文,专题研究了16世纪流行于欧洲的神奇药物“中国根”。饱受梅毒之苦的查理五世服用了“中国根”,两个月即告痊愈,其御医维萨里留下一本《中国根书简》,引发了欧洲对这种药物巨大的追捧热潮——那么这东西到底真身是什么?为何称之为“中国根”?其与当时欧洲对远东文化的憧憬有无关联?作者穷尽史料,带着读者开始了追根溯源之旅,出入欧洲的各大宫廷、查阅大洋航路上商人们与外交使节的信件、探访阿拉伯名医们的日记与著作,最终翻山涉水,回到中国,翻开《本草纲目》,整个考据过程,如同《达芬奇密码》一般跌宕起伏,读起来十分过瘾。
这本书里的其他几篇论文,同样有趣。有学者在探讨18世纪中叶北美人参在中国的营销过程;有学者从耶稣会的药方和收据里挖掘异域本草;还有人在比较20世纪前期中、日两国民间,对野路子的滋补品的认知,你会发现,这么多年来,其实民众没怎么变。
论文这种题材,行文力求严谨,可读性自然会差点。但只要怀有一颗八……不对,只要怀有一颗好奇求知之心,就能从中看出别样的乐趣。
08 《佩德罗巴拉莫》
今年我参加了一档文学综艺。我所在的那一期,有一个环节是陪着程永新老师和阿来老师去踏访清代,路上我们聊天。两位前辈的阅读量,不是我能比的。我们聊到文学家之间互相影响时,阿来老师提到一本书,叫做《佩德罗巴拉莫》,说马尔克斯看了这本书,才动了念头去写《百年孤独》。这一句话,就让我产生了莫大的兴趣。
等这一环节拍完,我利用休息的间隙,立刻掏出手机下了单。回到北京之后,书已经送到,我不顾疲劳,连夜在床头翻开看。
首先震撼到我的,是书中有一句话:“雷德利亚神父很多年后,将会回忆起那个夜晚的情景,在那天夜里,硬邦邦的床使他难以入睡,迫使他走出家门。米盖尔巴拉莫就是在那晚死去的。”
作为《百年孤独》的忠实读者,我也许不记得奥雷里亚诺和阿尔卡蒂奥分别是谁,但对开头那段经典描写是刻骨铭心的。没想到,这一段描写居然也有所本,源头就来自于《佩德罗巴拉莫》。不过等我读完全书之后,对于这个发现就不怎么激动了。在《佩德罗巴拉莫》里,这段描写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彩蛋罢了。
《佩德罗巴拉莫》剧情非常简单。母亲临终之前,叮嘱“我”回到她的家乡,一个叫科马拉的小村子,寻找生身父亲佩德罗巴拉莫。“我”发现科马拉已成一片废墟,但一到夜晚降临,所有的死魂灵便出现了,它们纷纷讲出自己的经历,拼凑出当年发生的事情。
说来简单,但作者没打算线性叙事。他打散了时空,打散了结构,甚至打散了叙事区隔,行文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来回跳跃,回忆与现实交错闪回,连对话都随时突兀地转场,甚至对话者的名字都吝于提示。你必须绞尽脑汁,才能从这些破碎、散乱的信息流中拼凑出佩德罗巴拉莫的当年,一如故事主角所遭遇的那样。实话实说,这种叙事想要读进去很难,我开始也几度陷入“就这?”的困惑。然而一旦你知觉到书中那独有的氛围,感受便会大不相同。
书中最让人毛骨悚然又新奇万分的,就是对于生死的描写。科马拉这个地方似乎有一种魔力,人死往往而不自知,它们时而在泥土下腐烂,时而穿梭于街道之间,时而等候在路口,等着主角的到达。整个科马拉洋溢着一种暧昧不清的燥热气息,仿佛坐落于阴阳两界之间。拉美文明独特的生死观,在这本书里体现得淋漓尽致。在皮克斯的《寻梦环游记》里,也能找到类似的感觉。两者的表现形式大相径庭,但却拥有同一种气质。是否感受这种气质,是读懂《佩德罗巴拉莫》的关键。
我没有专门研究过拉美文学,不过从创作时间上来看,《佩德罗巴拉莫》大概算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先河之作。我读过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里呈现出的文学技巧,在这本书里或多或少都已有体现。甚至可以说,它是现代文学进化谱系中的重要一环,前接卡夫卡,后续马尔克斯、科塔萨尔与托马斯品钦。
看完这本之后,我意犹未尽,又去找来鲁尔福的另外一个短篇集《燃烧的平原》,同样精彩。这不是技巧上的炫目,而是认知上的犀利。鲁尔福这一系列短篇写的是墨西哥哈里斯科州的农村,这里酷热难耐,土地贫瘠,举目皆是满是裂缝和干河床的平原,农民们蒙昧而残酷,无情又绝望。即使只是阅读文字,都能感到一股硬邦邦、干巴巴的窒息气味扑鼻而来。推荐首先阅读《你听不到狗叫》、《卢维纳》和《我们分到了地》三篇。它们的写法,实际上是为《佩德罗巴拉莫》做了前驱。
09 《花与鸭嘴兽》
19年我曾经应邀去了一趟瑞士,同行的有一位植物专家兼摄影师 @天冬,我俩聊得颇为投机。天冬老师热爱文艺,精熟典籍,擅长玩梗,尤其是玩会被扣钱的谐音梗特别溜。比如我们去瑞士,他随身带了一个擎天柱玩具,每天早上倒摆在酒店窗台上,虔诚默祈,我问他干啥。他说祝天晴,方便拍照,诸如此类。
去年年底他送了本书给我,我今年才把它读完。《花与鸭嘴兽》是一部记录他在全球野外考察的短文合集。但这些短文我很难归类,它不是那种充塞着各种硬核知识的严谨科普文,也不是先讲故事再抒情的《读者》体,非要冠之以一个定义的话,勉强可以称之为“私记”,以个人化的视角去看待整个大自然,随心意而记,任情绪而写,所见所闻不再是冷冰冰的客观事物,皆带着一层柔和的个人滤镜。
譬如我最喜欢的一篇《关于金鱼和熊的消失》,先从女儿养的金鱼莫名消失谈起,讲到自己养的彩色马蹄莲,又聊起去北美考察时听说的关于棕熊的故事。行文松散,不疾不徐,却带着一种舒服闲适的韵味,尤其是开头部分,颇有几分村上春树的短篇味道。事实上,这里的每一篇文字,当做极短的私小说来读,也是很有雅趣的。
10《实战表演》
刘天池老师的名气,不必我多说了,调教演技界的绝顶高手。这么多年来,经她之手培训了无数演员和经典表演。现在她终于把过去那么多年的经验,写成了一本书。
这本书讲的是教演员如何表演,但对于我这样的作者来说,同样具有极好的参考价值。某种意义上来说,作家也是演员,他或她在创作时往往要分饰许多个角色,要揣摩角色的独特心思,要让角色讲出独特的台词,要在故事里给角色设计出最符合身份的反应,这本质上也是一种演技。据说有些作家在写人物时,喜欢大声念出台词,念着念着就演起来了。
书名既然叫做《实战表演》,里面关于表演理论的论述,篇幅相对比较少,更多是集中在具体实践的过程,从创造角色的四个层级,到演员困惑的内部和外部问题,都有极为详尽的干货指导。更难得的是,书中含有大量真实的现场实操案例,可以说是字面意义上的“手把手”传授,极具启发价值。
我最喜欢的一个案例,是来自于《演员的诞生》现场。有一次,一位演员来演《赵氏孤儿》里的程婴,一上来就看到赵家满门抄斩。程婴出场该如何设计,第一句话要如何开口?刘天池老师提出一个要求,要先找到心理姿势和身体姿势,再生成语言,才能把第一句台词落实到一个非常具体的状态上。
角色开口的台词是“赵家三百余口,就这么枉死了”,但在排练的时候,刘天池老师觉得不该一进门就说,一上来程婴不可能数清这么多人,也不可能释放出这么强烈的情绪。
恐惧与愤懑,是应该逐渐加压的,所以给演员的动作设计,是一进门,先看到几具尸体,呼吸开始紧张,变得不敢往里走,反复鼓足勇气,踉跄着走到某个点位,再回头说出那一句台词。这才符合角色的心理状态。为了让演员明确回头的节点,刘天池让他想象,当程婴迈过一具尸体时,想象那个尸体曾经给他倒过茶,进而产生情绪:“他们连一个倒茶的仆人都不放过”,恐惧感在这里被放大到了极致,可以回头释放出第一句台词了——如果上来就是尸山血海、嚎啕大哭,没有心理增压的过程,演员的表演很容易就会过火,观众也会觉得生硬。
类似的案例,在书里比比皆是,每一个都十分精彩。这不仅仅只是演技课程,简直就是写作课程。正如刘天池在书里单辟一章专题论述的那样,演员需要去研究“人”,如侦探破案,如医生诊脉,把人的情绪至于特定环境下,提取其最典型的特征释放出来,才是最完美的表演。这些技巧,同样也适用于文学创作。可见各种艺术形式,归根到底都是同一种方法论。
原文作者:马伯庸
转载请注明:井蛙观天 » 奔波与偷闲——我的2023年阅读书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