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:

《愚公移山》中,为什么愚公就认为他的子孙会按照他的意志一直移山?

改变认知 井底之蛙 149浏览 0评论
作者:李树本

绝大多数人根本看不懂历史,更看不懂神话。

历史是官方编撰的神话,而神话则是民间隐秘传承的历史

我国最早的历史记录,可以追溯到《尚书》,但由于《尚书》记录的历史太过往前,又经历了“孔子删诗书”,“秦始皇焚书坑儒”,暴秦猝死,项羽屠咸阳,焚宫室,《尚书》很长一段时间都失传,消失了。

直到官方后来又找儒生重编了一部《尚书》,所以有很多观点认为,《尚书》大部分内容是儒家伪作,并非历史上的真本。

但别管是不是伪作,因为《尚书》是儒家五经之一,是科举要考的,哪怕是伪作,官方是认可的。

尚书记录了上古时代皇帝的政令,言行,编造了一个君臣贤明的美好上古时代。

尚书之后,正式成文,流传较广的史书,是发明了春秋笔法的孔子删改曲解了《春秋》。

再到古代史书的大成者,是被皇帝阉割后,专心写史的太史公《史记》。

看明白了史书的脉络,才能看懂史书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
史书是官方编撰出来,为当代统治服务的管理学神话,最早的史书《尚书》记载了一些皇帝都是明君,各种功绩,大臣都是贤臣,各种政绩,皇位禅让贤人的管理学神话故事。

《四书五经》之《尚书》原文及注释(上) 新国学网

当然,我们知道,根据合订本“历史文件不具备现实意义”,看懂了历史,我们回过头来看神话,神话是民间隐秘传承的历史。

区别于史书里,重点和大书特书的都是被编造出来的盛世,明君,贤臣。

神话里的内容就质朴,亲民多了,“女娲造人”寓意女人生孩子,

“神农尝百草”,最初的草药都是一个个试出来的;

“夸父诸日”,迁移远方时要追逐太阳的方向,这样才不会越走越冷,要沿着河流迁徙,不然中途会没水,渴死;

“精卫填海”这是民间隐秘传承的复仇观,九世之仇,犹可报也。

“后羿射日”这是记载历史上出现过大旱灾,民间记录下对炎热的痛恨,对烈日的诅咒。

“嫦娥奔月”烈日能晒死人,月亮就柔和多了,古人晚上没啥玩的,看月亮想美人,对月亮寄托的感情就柔和了许多。

“不周山倒,女娲补天”这是民间用神话记录下曾经发生过大洪水,为什么是女娲补天,而不是女娲撞倒不周山,共工补天?大概率记录的这场大洪水,还是母系氏族时期,女人在救灾和安慰族人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,所以正面形象是女娲。

“钻木取火”民间神话记录了火的发明和制造技术,“有巢氏”记录了房屋的发明和制造技术。

“仓颉造字,鬼哭神嚎!”最早的字是巫师发明,用来占卜的,象行字保留了非常多的神秘元素。

纵观历史,纵观神话,什么是真实,什么是虚假?

虚假的历史:记录了一大堆编造出来的圣明天子,贤明大臣,表演着根本不存在的上古盛世。

真实的历史:记录了“钻木取火”的技术,草药的试验选用,房屋的建造使用,象形字的由来和传承,迁徙时的方向选择,历史上的天灾人祸,人生的价值观复仇观,古代的好人好事……

最后回到《愚公移山》。

愚公门前有两座山,愚公要搬山,这不就是上古历史里的“跑得了和尚,跑不了庙”嘛,智叟笑愚公愚昧,现代人问愚公为啥不搬家?愚公要真能搬,早就搬走了,就因为搬不走,跑不掉,所以只能搬山。

这个神话重点是后面内容:“汝心之固,固不可彻,曾不若孀妻弱子。虽我之死,有子存焉;子又生孙,孙又生子;子又有子,子又有孙;子子孙孙无穷匮也,而山不加增,何苦而不平?”

操蛇之神闻之,惧其不已也,告之于帝。帝感其诚,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,一厝朔东,一厝雍南。

为啥操蛇之神要“惧”?为啥要告知于帝,为啥帝又要命人负二山,搬走了山?

去掉神话成分,这不就是“两山神鱼肉乡里”,“愚公要移山,反抗,团结了宗族。”操蛇之神惧,告之帝王,帝王把两大山神搬走。

这不就是现代人最渴望的“统战价值”嘛。

愚公看见了“山神压顶”,知道自己跑得了和尚,跑不了庙,不可能带着全家全族逃荒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,就只能去表决心,带着全族移山,获取统战价值。

“虽我之死,有子存焉;子又生孙,孙又生子;子又有子,子又有孙;子子孙孙无穷匮也。”

《愚公移山》是民间隐秘传承,如何获取统战价值的真实历史,是官方绝对不会教的真正历史和传承。

五帝三皇神圣事,骗了无涯过客。

历史从来不是真正的历史,神话也从来不是单纯的神话。

历史是管方的统治神话,“太平盛世,圣明天子,贤明大臣,这是经书里信者应许的伊甸园,”只存在官方的神话故事里,而暴君,亡国亡天下的前朝史,则是不信者的火狱,是官方制造的现实。

神话是民间隐秘传承的历史,记录了上苍无道,洪水滔天,虾兵蟹将鱼肉乡民,妖魔食人杀戮,神佛无用,明君贤臣不存,百姓艰难求生。

妖魔,灾祸并非小民愚昧,凭空幻想,而是真实人间不能记录,不能直言的写照。

作者:安易 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375947732/answer/2990431801

转载请注明:井蛙观天 » 《愚公移山》中,为什么愚公就认为他的子孙会按照他的意志一直移山?

发表我的评论
取消评论

表情